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研监测

WI:保护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时间:2022-10-21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阅读次数:17959  【字体:   上一篇   下一篇

以保护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为宗旨的湿地国际(WI),是通过国家林业局(原林业部)与中国政府达成谅解备忘录而并成功在中国建立办事处的国际非政府组织,自1996年进入中国以来,通过引进技术和资金,提供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开展信息交流等工作,促进了中国和东北亚的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加强了水禽的保护。
   WI创建于1995年10月,由原亚洲湿地局、国际水禽与湿地研究局、美洲湿地局3个国际组织合并而成。总部设在荷兰瓦哥宁根。国家林业局和WI为加强和规范双方的合作,于2003年9月8日签署了有效期为5年的《合作框架协议》。2009年8月双方续签了《合作框架协议》。双方还建立了年会机制。十几年来,WI在中国开展数十个项目,其中以下两个项目亮点突出。
  项目一: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山地湿地综合管理项目。由WI组织实施的“若尔盖高原和阿尔泰山湿地综合管理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项目是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18个示范项目之一,于2007年8月正式启动,欧盟赠款160万美元。项目启动以来对若尔盖高原泥炭地发育退化及恢复进行了初步分析,完成了若尔盖泥炭地碳动态评估,若尔盖玛曲湿地水资源状况评估以及阿尔泰山湿地快速评估,在当地相关部门、社区和国内外专家的积极参与下,制定了“若尔盖高原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战略”和“阿尔泰山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战略”,编制了“若尔盖湿地恢复技术手册”。项目在四川省若尔盖县、红原县和甘肃省玛曲县、碌曲县开展了泥炭地恢复示范,通过填埋排水沟、修筑土石坝、木板坝、围栏、播散草籽等方式,提高地下水位,恢复草地植被,遏制泥炭地退化趋势;同时项目首次将泥炭地恢复技术引入新疆阿勒泰,在三道海子湿地和哈拉沙子湿地进行了湿地恢复试验,并取得良好效果。项目多次组织专家进行湿地知识、泥炭地恢复和监测、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培训,并组织国外实地考察,大大提高了当地保护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在项目推动下,四川省若尔盖县、红原县和甘肃省玛曲县、碌曲县政府和若尔盖地区相关保护区等合作伙伴共11家部门和组织联合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成立了若尔盖高原湿地保护委员会,成为跨省合作的典范。项目二:亚洲湿地周与湿地学校交流项目。自2002年开始,WI在日本地球环境基金的资助下,分别在日本千叶,韩国汉城、釜山和中国江苏大丰、黑龙江扎龙、甘肃兰州、江西南昌、广东湛江、湖北武汉以及泰国甲米实施“亚洲湿地周与湿地学校交流项目”。该项目为期9年,总金额约合200万元人民币。主要以湿地保护区为依托,建立并运转一个湿地学校网络  ,组织中国、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5国学生、老师、保护区管理者和环境志愿者代表等参与考察国际重要湿地,旨在培养青少年、教师对湿地价值重要性及其合理利用的认识。目前已在5国成立起了15所湿地学校。项目地点正从东北亚国家进一步扩展到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项目二:亚洲湿地周与湿地学校交流项目。自2002年开始,WI在日本地球环境基金的资助下,分别在日本千叶,韩国汉城、釜山和中国江苏大丰、黑龙江扎龙、甘肃兰州、江西南昌、广东湛江、湖北武汉以及泰国甲米实施“亚洲湿地周与湿地学校交流项目”。该项目为期9年,总金额约合200万元人民币。主要以湿地保护区为依托,建立并运转一个湿地学校网络  ,组织中国、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5国学生、老师、保护区管理者和环境志愿者代表等参与考察国际重要湿地,旨在培养青少年、教师对湿地价值重要性及其合理利用的认识。目前已在5国成立起了15所湿地学校。项目地点正从东北亚国家进一步扩展到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