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湿地知识

呵护湿地就是呵护未来

时间:2019-03-26    来源:湿地中国    阅读次数:7256  【字体:   上一篇   下一篇

■ 郑莉

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绿色正装点着人们的新梦想。近日,首次全国冬季水鸟同步调查在全国1000多处重要的水鸟栖息地同步进行。我省从110日起展开调查,涉及42个湿地调查点。无疑,这将给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红线划定和生态环境建设增添鲜活的一笔。

与创新、协调、开放、共享发展一道,绿色发展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理念。对我省而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建设生态强省的重要保证。新常态下,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问题严峻,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持续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刻不容缓。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是重要的遗传基因库,依赖其生存、繁衍的野生动植物极为丰富。作为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本之一,湿地有“地球之肾”、“淡水之源”之誉,有助于净化水质、提供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抵御灾害。我省湿地资源丰富,做好湿地保护,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我省提升绿色发展水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湿地面积减少、功能下降、生物多样性衰减退等问题日益凸显,要最佳发挥湿地多功能效益,就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湿地的保护管理。

近年来我省湿地保护事业蓬勃发展,管理力度加大,投入不断增加,管理能力得到提升,较好地完成了预定目标。但湿地的多种功能和综合价值仍未被人们广泛认知,一些地方将其视为荒地,因围垦、污染、泥沙淤积及过度开发利用造成的湿地破坏仍屡见不鲜。加强湿地保护,必须针对自身特点,进一步制定完善湿地保护的中长期规划,特别要制止普遍存在的掠夺性开发湿地资源的行为。我省要加快实施湿地保护规划,指导市县编制湿地保护规划,落实湿地红线斑块。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系统的破坏往往不可逆转,在生态文明的考核系统里,应当把保护湿地、森林作为政绩考核的内容,力争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转型升级添加“绿色动力”。同时,加大湿地保护的宣传力度,让社会各界认识到保护湿地是每个人的责任,以期给子孙后代留下碧水蓝天,赢得永续发展的未来。

巢湖南岸湿地。宋芹 摄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分享到: